俗麗 符號 年代錯視
老台灣熱鬧的酒家菜餐廳;新世代時髦現代的燒肉店,符號印象就像刺青一般黏貼著時代,將30-50年代的流行色調,利用現代的科技材料與燈光創造出(年代)的視覺感。原結構的牆體面藉由像刺青般覆著的圖騰,演變成一件閃耀並對應時代的外衣。
不變 演變 空間印記
原始結構的頹圮的牆面是年代所刻化的痕跡,外露的管線與強烈的噴漆符號直接性的裝飾而不避諱原始缺陷,運用矯情的符號與燈光直接而粗魯的呈現手法,讓一切空間缺陷被覆蓋。
色彩 交織 華豔昇平
空間是一連串視覺的堆疊,沒有新與舊的區分。色彩與符號就是材料,粉紅、綠色、四方連續的格紋強烈的暗示舊台灣的酒家氛圍。熱鬧而喧囂的燈光搭配酒酣耳熱的熱鬧感自然的滋長,如果飲食是一種慾望,燒吧 就是一個利用空間直接顯現慾望色彩的餐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