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對剛結婚的夫妻來找我們設計新家,在討論家具挑選的過程中,他們很果決地說想要沙發椅腳偏高的L型沙發;餐桌想要直徑100公分的圓桌;而主臥室的床,則挑了一組高度將近60公分的墊高床。他們的品味很好,家具的形式也都很好看,但是我搔了搔頭問他們,未來的人生計畫有沒有打算生小孩呢?他們告訴我一年後就打算有孩子,我便提醒他們,在有小孩的生活方式下,很多生活習慣與行為都不會是原本計畫的樣貌,例如:嬰兒最愛在地上爬來爬去,也會合理的鑽進滿灰塵的高腳沙發底下;餐桌需要放置大量嬰兒食器,圓桌顯然不太夠;夜晚孩子未必安睡在嬰兒床,跟著爸媽睡墊高床只怕更危險……
家具,可說是設計師在空間以外,最能替業主詮釋生活的第一關了,依我體會,家具在設計當中的選擇代表了幾個意涵:
放大生命歷程中的「時間點」
如同前面新婚屋主的例子,生活與生命的轉變,在短短一兩年間就可能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,在這些生命歷程中,變與不變,都得有更彈性的取捨。買家具、選家具、甚至裝潢房子,擇你所愛固然重要,但建議以當下、3年、5年、10年內的變化判斷,或生活穩定後,再慢慢往自己心中的理想值邁進。
住進去的是你,不是家具
有大的空間,當然買多大的沙發家具都沒問題!然而在台灣,小型公寓與家庭還是佔大多數, 很多小家庭的房子約20坪,客廳可能就只有4坪多,卻放著270公分的三人沙發、寬度90的單人椅,這種決定若不是設計師的失職,那麼就一定是屋主過於倔強。空間小一點、天花矮一點,我們就勢必得縮小家具尺寸,住進這空間的人才可以更自在的「呼吸」。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太小的家具未必舒適,我建議,各位可以參考一些日系品牌的家具,不僅尺寸精巧,在舒適度上也未必輸給歐洲的品牌。
關於家具選擇,我提供幾個建議
1.遇到塊體強烈的空間,可選擇細腳不落地的家具樣式,讓空間視覺更顯輕盈。
2.在小空間中,可放低家具,並以落地式的家具來搭配,減少日後清潔打掃上的麻煩。
3.選擇小型而方便混搭的家具,更能靈活運用。例如不要購買客廳的大茶几,
改選兩三個小型方便移動的邊几,不僅搭配上更有味道,也大大提升生活的方便性。
4.家具的色調必須控制在相近色的「兩種色調」就好,其餘的撞色或是鮮豔色則以點綴酌量放置。
為什麼在這篇文章說明家具挑選的知識呢?因為部分設計師們挑選家具過於僵化,所以作為業主的各位,更需具有選擇家具的知識與品味才行,為自己的家動手挑家具,會更有感覺喔!別忘了 觀察一下自身當下生活的變動性,你會對人生更有掌控感。
●本文轉載自100室內設計 楊竣淞設計師專欄-https://www.100.com.tw/article/2204
●如需轉載,請聯絡100室內設計(信箱:service@100.com.tw)
–